形态描述
形态 小形种。盘直径3~4mm,腕长约为盘直径的5倍。盘很平,圆形,盖有少数平滑的大板,中背板和5个初级辐板明显可辨,在盘中央形成初级板,各板中央有透明点。初级间辐板也较大而明显。辐盾大,稍呈三角形,长约为宽的2倍,全长相当盘半径的l/2。辐盾彼此完全相接,但邻近端被一楔形小板所分隔。各问辐部有大板和小板各3个。腹面间辐部盖有很细的颗粒,显微镜下观察,颗粒系一种穿孔球状体。生殖裂口明显,生殖鳞呈覆瓦状排列,数目为10个。
口盾小,略呈菱形,长稍大于宽,具相当尖锐的内角和圆的外角。侧口板三角形,在间辐部中线彼此相接。口棘常为4个,少数为3个,最内的齿下口棘短而厚,第二个略小,第三个明显大于第四个,第四口棘常较小而发育不全。
腕狭细。背腕板稍呈三角形,宽大于长,外缘的两侧角稍圆,除起首的2~3板外,以后有板均相连。腹腕板五角形,长稍大于宽或长等于宽,具钝的临近角,和直的侧缘和外缘。各板彼此分隔。腕棘3个,细,末端钝,中央一个略长。触手鳞2个,形小。
口盾小,略呈菱形,长稍大于宽,具相当尖锐的内角和圆的外角。侧口板三角形,在间辐部中线彼此相接。口棘常为4个,少数为3个,最内的齿下口棘短而厚,第二个略小,第三个明显大于第四个,第四口棘常较小而发育不全。
腕狭细。背腕板稍呈三角形,宽大于长,外缘的两侧角稍圆,除起首的2~3板外,以后有板均相连。腹腕板五角形,长稍大于宽或长等于宽,具钝的临近角,和直的侧缘和外缘。各板彼此分隔。腕棘3个,细,末端钝,中央一个略长。触手鳞2个,形小。
大小
生物学
海拔范围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模式标本产地 印度尼西亚望加铴海峡。
观察标本 22个,从北部湾到东海的许多站,水深35~164m,泥质沙底,1959~1960,1975,底栖生物组用采泥器采。
观察标本 22个,从北部湾到东海的许多站,水深35~164m,泥质沙底,1959~1960,1975,底栖生物组用采泥器采。